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小米的琴课笔记
回帖:《遁世操》(二)
同是《神奇》里面的曲子,《遁世操》的风格跟小胡笳截然不同。现在刚刚把曲子弹顺,节奏,句读搞明白,再下一步就是体会如何表达曲意了。个人感觉这曲子比《小胡笳》要容易,但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还是有点问题,不知道那个时代的曲子是不是就是这种风格。
这节课老师重点跟我强调的还是最后一段的处理问题。最后一段“叹息浮生”,老师的处理是把它做成的第一段的再现,所以从第九段结尾一句开始就逐渐降低速度,恢复到第一段的速度。而且第九段和第十段(也就是最后一段)中间的气口也特别的长,感觉上就是告一段落,然后另起。第十段前半部分主要是散音按音的结合,还是表现宁静,庄重,沉厚的感觉。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老师这几句打的谱。同样是打挑打挑的句子,前面两句打谱打成前面两个半拍,后面一个一拍一个两拍。后面的两句在一个大间歇之后,变成了空半拍,切分,半拍,一拍,一拍。这个情绪一下子就来了,我觉得这个太妙了。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对称的东西,节奏安排自然也是对称的,可是老师偏偏没有。后面结尾的几句泛音很简单,但用老师的话说,这几句技法上很简单,但是要表现的东西却不简单,如果单单只是对音符的表现,那么这个结尾就太草率了。这个结尾要蕴含气势进去,要有一个乐队结束的气势,要有控制全局的气势在里面。老师说那个时代的曲子结尾都很大气,常常小曲子也有个大结尾。的却,这曲子的结尾很像小胡笳,如果真的没有气势在里面的话,听着就太没劲了。
通过对这个曲子结尾的练习,让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曲子。以前弹曲子常常是虎头蛇尾,前面精神很好,很集中,中间慢慢就跑神儿了,继而结尾的时候都很草率。其实应该把以前的曲子的结尾都统统感受一遍,这个结尾能收的住才是对的,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才是对的。
下一楼›:楚歌(一)
近来发觉自己越来越懒,记笔记都懈怠了,还好练琴一事还是在坚持,没有中断。前 ..
‹上一楼:好厉害哦,加油!

查看全部回帖(10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