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泛沧浪(第五)----秋月照茅亭(第一)
这节课老师又给我讲了讲泛沧浪散板的问题。要把这个曲子好好的表现出来就得掌握好这个散板。泛沧浪基本上每一拍跟相邻的拍子速度都不同。而一句之中的拍子前快后慢,且快慢都是渐进的。自己弹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要打破平时弹曲子时候的那种平衡感,让它偏离原来的平衡点(板眼),而又不能倒塌,就像练杂技一样。这个让我想起了欧阳修的字,学写字的那会儿写的就是欧体字,忘了从哪里看到了这样的评论,说欧体字的结构特点是“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这简直跟泛沧浪的结构特点如出一辙。泛沧浪就这样过去了,但却是练习的另一个开始,离它本身应有的意境,我还差很远。
---------------------------------------------------------------------------------------------------
秋月照茅亭与小胡笳一样是神奇秘谱的曲子,同是紧五慢一的曲子,连味道都有点像。可能唐的曲子都有点那种味道。相传是蔡邕所作,有一说为左思所作,具体不可考。表现的意境引用一下神奇秘谱的题解吧:
臞仙曰,是曲着,或谓蔡邕所作,或曰左思。盖曲之趣也,写天宇之一碧,万籁之咸寂,有孤月之明秋,影涵万象。当斯之时,良夜寂寥,迢迢未央,孤坐茅亭,抱琴于膝,鼓弦而歌,以诉心中之志。但见明月窥人,入于茅亭之内,使心与道融,意兴妙合,不知琴之于手,手之于琴:皆神会也;其趣也如此。
第一次听这曲子是在老狼的博客上听到的,姚公白先生的版本,不知为何一听便爱上了,听了好多好多遍。老师打的谱子虽跟姚先生不同,但却有另一番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