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感悟新斫的混沌式古琴
回帖:引用第6楼wingplum于2010-06-27 00:49发表的 :
何先生似乎很喜欢落霞式或其變体,是否因為駐波及繞射較易控制?
如是的話,渾沌式用声池韵沼會否更好?
請指教.
这个何先生没有具体说明他喜欢什么。但是绕射的问题是和槽腹结构有很大的联系,和边墙的曲线以及底板设计还有材料的的阻尼都有很大的关系。还有您说的驻波和绕射的问题是一个问题。驻波概念是绕射概念的延伸。驻波本身就包括了入射和反射的概念。。。。。还有驻波是个相对的概念,所有声音在琴体内的传播都有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这个时候反射系数等于0的时候,驻波比为1,声音的震动和谐振是最好的,但是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实际上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总存在反射,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声压振幅相加才是最大振幅,就象两个水波相交叉的地方是波浪最大的地方,在 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所以每个琴总存在着声音不同的位置, 所谓的古琴三准相应的说法在科学的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只是人分辨不到非常细微的变化而已,所有的古琴都不可能在仪器的测试下达到各个点的谐振和共振是一样的。谁要说他可以控制驻波比和绕射那是骗人的。还有我在将近5年的做琴实践中感觉,材料的阻尼的大小对驻波的数值和功率的大小(琴声音的大小)影响非常的大!这样的再说下去,就要牵扯到我的灰胎的具体配方还有我的批麻工艺中使用的材料,我想在这里公开应该不是一个好主意。另外我认为这个精确的物理概念还是不引入的好,做琴本身就是一个娱乐自己的过程,难到每张琴要通过声学测试吗?不过兄台真的很认真了,但是这个态度是做科学的态度不是做琴的态度,如果每个琴出来的效果一样,也都经过专业的检测,还有好琴和坏琴吗?斫琴本身的魅力也包括可以研究到极至的外观工艺控制和不可以达到极至的声音控制,每个斫琴师包括我在内最终追求的都是不可控制的部分。。。。。的另外您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混沌古琴用声池韵沼是否更好的含义我没有弄明白,难道仁兄还见过没有声池韵沼的琴吗?也许我今天说的太多了,我大学是学文科的,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多包含!但是遇见这样有深度的琴友还是第一次,我也认真回复您的帖子了,以后希望多多交流。我的电话在帖子下边签名中可以找到,也欢迎你来郑州作客。。。。。。
下一楼›:哇塞,俺第一个都没看明白滴说。俺不喜欢混沌式的说。
‹上一楼:何先生似乎很喜欢落霞式或其變体,是否因為駐波及繞射較易控制?
如是的話,渾沌式用声池韵沼會 ..

查看全部回帖(2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