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琴乐流派源流之考证
裴多莉发表于 2012-06-15 17:21
1、琴派之命名
近代梅庵派琴家徐卓(立荪)先生在讨论琴派时说:“天地之道,曰阴与阳。阳刚而阴柔。易大传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音乐之道亦然。”(徐卓,1937:45)认为琴乐流派的产生最初应归于“刚柔”之别。另有明末清初蔡毓荣在大还阁琴谱之序中曰:“…地分异派,人各异传。以至川与闽异,楚与秦异,浙与吴异…”(《大还阁琴谱》,明?1673,1982:蔡毓荣序)。认为琴派的产生是由于“地域”及“人”的差别。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之地理、气候各不相同,因而孕育了多种气质不同、审美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中原大地的淳朴端正,吴越文化的温雅清丽,楚地文化的绮丽浪漫,巴蜀之地的奔放洒脱等等。进而,音乐也自然因各地文化的不同而生差别。另一方面,虽然音乐会因地域而差异,但每个琴人对音乐的演绎又各有不同。“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礼记?乐记》,1997:1527)正所谓“地分异派,人各异传”,“地域”和“琴人”是构成传统琴乐风格、流派的两个关键因素。
在历史上众多的古代典籍中,最早关于琴乐流派的记述出现在宋代。宋代朱长文的《琴史》中有关隋末唐初的琴家赵耶利 的记载中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流奔雷,以一时之俊。”(朱长文,宋代,1987:45)“吴”,指今天的江苏一带;“蜀”,指的是今天四川一带。两地由于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的差别,音乐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赵耶利称之为“吴声”、“蜀声”。 《琴史》中另一则与琴乐流派有关的史料出现在对唐代著名琴家董庭兰(唐开元、天宝年间人,公元713-756间)的记述中:“天后 时凤州参军陈怀古善沈祝二家声调,以胡笳 擅名。怀古传于庭兰……”(朱长文,宋代,1987:51)其中所说的“沈祝二声”应该是在唐朝天后年(公元684-690)之前流传的由两位著名的琴家所代表的个人琴乐演奏风格。然而,关于“沈祝二声”,宋代《琴史》或其它的文献资料都没有相关的记述,所以其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因而,根据上面这两则史料我们可以猜测:早在唐代,不同风格的琴乐演奏已为人察觉,这应该是琴派产生的最初情况。此时,琴乐的风格大是以地域来划分,小则以琴家为代表。
追溯古代琴乐发展史,我们注意到,隋唐之前的琴乐主要多是一些关于个别琴人以及有关于他们演奏的琴曲的记载。如先秦时期的虞伯牙与他所弹的《高山流水》、《水仙操》等;汉代时的蔡邕和他的《蔡氏五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与他的《广陵散》、《嵇氏四弄》;阮藉的《酒狂》等等。这说明在隋唐之前,琴乐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派别,或者说那时的琴乐风格主要是以代表人物(包括代表琴曲)来区分的。这与一些其它艺术形式中风格派别界定的方式是一样的,如以中国书法中王羲之为代表的书体、日本筝派以创始人来命名、中国戏曲旦角的派别分别是以四大名旦的姓名来命名等。这种界定方式一般主张保持创始者的姓名和他的艺术风格不变。所以虽然从理论上说,实践中的艺术是绝对不可能完全重复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类的艺术流派较其它的流派更具有或更强调对原创者艺术风格的摹仿,且风格相对比较统一。创始者的经典之作往往被奉为神圣之物。所以,隋唐之前的琴乐还只是停留在个人音乐风格之上,而有一定规模的、音乐风格相近的琴人群体还并未形成。
随着琴乐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尤其是唐代减字谱的发明和运用,对琴派的形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在减字谱未发明之前,琴乐主要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有的或用复杂的文字谱记录琴乐。北魏时期的琴家陈仲儒、隋末唐初的琴家赵耶利都曾编有各自的“琴用指法”和“弹琴右手法” ,后唐代曹柔创作减字谱,以简化的偏旁、部首合并成一字,并徽、弦、指为一体,使记录和阅读都变得简单和方便了。从此琴谱因此流传,并一直传延至今。琴谱的广泛刊行和使用,使得琴谱的编撰者们可以将自己对琴乐的认识、指法的审美及运用等等写入琴谱,并可以流传;同时琴谱也成为这些编撰它们的琴家们树立自己的琴乐风格、标榜自己的审美取向的手段;再者,琴谱还可以使不仅是同一时期内的,甚或是不同朝代里的琴人,其音乐风格逐渐的接近成为可能。因而,琴乐文化也从原来的口传心授,发展为兼用书写资料及乐谱的
本文转自 研究生论文网:www.yjslunwen.com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